西部新闻网:前沿 真实 引领 公益 网站热线:13259888867 总编信箱:xibuxinwen@qq.com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资讯中心 > 本网聚焦 > 正文

陕西省志愿服务联合会党支部赴延安开展

www.xibuxinwen.com.cn(2025-06-27)来源:未知
复制链接关键词:

    “追寻红色足迹 牢记使命初心”主题党日活动

    为迎接建党104周年,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与党的二十大精神,6月25日,陕西省志愿服务联合会党支部组织全体党员赴延安开展“追寻红色足迹,牢记使命初心”主题党日活动,通过实地研学传承红色基因,推动志愿服务事业发展。

    革命旧址悟初心,红色精神铸党魂

    在延安革命纪念馆,党员们透过历史文物与文献资料,系统学习党中央延安时期“十三年浴血奋战”历程。面对红军草鞋、煤油灯等实物,党员深刻领会延安精神核心内涵。看到毛主席窑洞油灯下撰写《论持久战》的场景,党员王卓然说“这就是‘思想之光引领革命征程’的生动诠释,我们必须把这种理论自觉转化为志愿服务的行动自觉。”

 
    在枣园张思德纪念广场,全体党员面向张思德雕像重温入党誓词。庄严宣誓:“我志愿加入中国共产党…… 随时准备为党和人民牺牲一切。”铿锵誓言回荡在革命旧址上空,党员李思函表示:“张思德‘为人民服务’精神启示我们,要以群众需求为志愿服务的‘指南针’,在基层践行初心。”

 

    在传承创新中汲取奋进力量

    南泥湾纪念馆内,“三五九旅开垦荒地”影像与生产工具,展现“自己动手、丰衣足食”的自力更生精神。在参与“爷爷的水稻田”项目座谈会后,从南泥湾的黄土地到袁隆平的试验田,从战火中的自力更生到科技强国的匠心坚守,党员们将南泥湾精神与袁隆平追求、大国工匠精神联系,认识到使命需躬身践行。党员陈亚丽说:“作为党员,我们应将这些精神融入志愿服务,用实际行动为群众排忧解难。”党员葛星提出:“当年战士们扛锄头开荒的艰苦奋斗精神永不能丢,将‘创新实干’融入志愿项目,让延安精神传承。”
    返程途中,党员围绕“延安精神如何转化为志愿服务效能”研讨。支部书记班理强调:“要把学习成果转化为‘我为群众办实事’的具体行动,重点打造‘红色基因传承’‘乡村振兴志愿服务’等品牌,让党的创新理论和为人民服务的行动走进千家万户。”党员们一致表示,将以此次活动为契机,建立“延安精神 + 志愿服务”长效机制,推动陕西省志愿服务事业高质量发展。
    此次活动为陕西省志愿服务联合会党支部首次主题党日实地教育活动,邀请刚成立的延安市志愿服务联合会党支部一起交流学习,并将全国知名的公益项目---袁隆平院士毕生践行“禾下乘凉梦”的公益项目“爷爷的水稻田”引进南泥湾,通过各方的共同努力,促成南泥湾这一“陕北的好江南”在党的创新理论指导下进一步创新发展。下一步,支部将组织研读《习近平论党的历史》等著作,深化理论学习。党员们表示,将以“功成不必在我”的境界和“功成必定有我”的担当,在志愿服务中亮身份、树旗帜,全力推动陕西志愿服务事业高质量发展。(文/图 王卓然 )

编辑:西部新闻网李文化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西部新闻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作品内容涉及版权和其它问题,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尽快处理。西部新闻网所转载的内容,其版权均由原作者和资料提供方所拥有。
推荐热点信息